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,空气质量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。有网友调侃说“看到沈阳垫底,我们市长舒了口气”,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,于是市长发了狠话,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。
深度解析
[论述]
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,做起实事挂空挡。——
[综合分析]
污染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,不可能靠说狠话“一抓就灵”。治理更是如此。智慧的决策是治污的关键抓手,城市污染与当地产业结构、排污情况,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有关。而放话治污却有“闭门造车”的趋势。
不论是官员一考核就紧张的“旧疾”,还是一挨批评就说狠话的“顽症”,一方面无不暴露了其急功近利的心态,是官本位思想之祸,更是顶层设计之失。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,整改之措更非十天半月就能完成,尚需要久久为功,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。另另一个重要原因或背景还在于,从“应对舆情”的角度来看,这样一些“狠话”,确实往往显得“狠劲”十足——“酣畅淋漓、掷地有声”,不仅说者说得很“痛快”,而且听者也会觉得非常“解气、带劲”!
类似的“狠话”,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争议,没能真正赢得赞赏,是因为“狠话”常常显得“缺乏治污常识”,而是一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十足的“大话、空话、假话”。
就此而言,官员“说狠话治污”现象是否令人反感,其实并不仅仅在于这些“狠话”本身,更在于它们是否能够得到严格的兑现落实。必须意识到,“狠话”尽管“狠”,但并不一定必然都是完全非理性、没有现实合理必要性的。同时,对于政府官员来说,“狠话”也不绝非简单“说说而已”的唱高调,既是展示其自身决心意志的一种体现,更是对社会的一份庄严“承诺”。因此,一旦“诺而不行”,势必不仅会严重损害自身的公信力,也会招致民众的反感诟病。
[参考对策]
对此,中公教育专家认为:
要避免出现“说狠话治污”现象,必须要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:一要劝诫官员少说不说不着边际的“狠话”,不断提升官员的“治污常识、理性和耐心”,避免其“急功近利”。
二要加大环境污染的宣传,缓解民众急躁的心态,营造环境治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,才能心平气和地切中环境治理的“脉象”,掌握好病症。
三要加强管理,强化监管,环保监管部门,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力度,统一标准,重点突击,下足“狠药”,形成强化监管的天罗地网,才能让污染无所遁形。
四将环境治理纳入地方政绩考核,将环境问题纳入官员终身负责的范围,给官员戴上紧箍咒,才能让“环境保护”成为官员心中的“头等大事”,后,高扬处罚的“利剑“,下“狠手”,对污染严重的企业,不管是否是央企,不管是税收多少,一律痛下“”,或责令关闭,或限期整改,或转型升级,才能将污染源彻底。
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:“狠话”治污
昭通考研/公务员相关信息
2018-12-06
2018-11-13
2018-10-31
2018-10-19
2018-10-18
2018-10-15
2018-10-14
2018-10-12
2018-09-17
2018-09-12